一、患者基本信息
刘**,男性,36岁。2023年4月27日,因排尿困难进行MR检查,结果显示前列腺存在恶性肿瘤性病变,左侧边缘可能侵出包膜,并且可能累及左侧精囊腺。之后进行前列腺肿物穿刺活检,病理结果为梭形细胞肿瘤,考虑为前列腺特异性间质肉瘤。
二、辅助检查情况
- 2023年4月28日病理报告表明,(前列腺穿刺活检)梭形细胞肿瘤,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,考虑是前列腺特异性间质肉瘤。
- 2023年5月5日PET – CT显示,前列腺增大,形态不规则,大小约70.3mm×84.6mm×86.7mm,邻近结构受压,与邻近精囊腺、膀胱壁及直肠壁分界不清,PET显像有不均匀放射性浓聚,SUVmax为8.8。
- 2023年5月20日前列腺MR显示,前列腺形态不规则增大,最大横径约6.4cm,前列腺中央腺区左侧可见软组织团块影向外突出,大小约8.2×6.8cm(轴位),外周带左侧及左侧精囊受压。
三、入院诊断
前列腺梭形细胞肿瘤,cT4N0M0 ⅢB期,精囊腺、膀胱壁及直肠壁受累。
四、治疗策略
前列腺间质肉瘤首选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,涵盖术前化疗、根治性手术、术后规律放化疗等。1、2期患者可进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,术前术后进行放化疗;3、4期患者主要解决排尿困难症状。该患者为局部晚期,手术创伤大且术后生活质量差,所以选择质子放射治疗。2023年5月30日开始前列腺病灶质子放射治疗,总剂量70cGE/35次,治疗期间同步2周期化疗,药物为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 + 异环磷酰胺 + 美司钠注射液。

万杰质子治疗中心360度旋转束治疗室
五、病情演变
- 2023年7月1日复查前列腺MR,前列腺病灶较之前明显缩小,疗效评价为PR。放化疗期间出现1级骨髓抑制、2级胃肠道反应,无放射性皮炎。放疗结束后,患者拔除导尿管,排尿通畅,尿液清澈,不再尿血。之后在当地医院继续完成4周期化疗,方案不变。
- 复查PET/CT提示肿瘤病灶缩小、代谢值下降,肿瘤控制良好,生活基本恢复正常。具体如下:
- 2023年5月5日放疗前PET/CT。
- 2023年5月26日定位CT。
- 2023年8月7日质子治疗后1月复查MR,肿瘤明显缩小。
- 2023年12月8日复查PET/CT,肿瘤持续缩小,代谢值基本恢复正常。
六、疾病相关知识及总结
- 前列腺间质肉瘤源于中胚叶,可分化成不同类型肉瘤,根据细胞形态学分为三类:
- 肌肉瘤(平滑肌肉瘤和横纹肌肉瘤)。
- 梭形细胞肉瘤(纤维肉瘤和梭形细胞肉瘤)。
- 其他(黏液肉瘤、脂肪肉瘤、骨肉瘤、神经源性肉瘤)。
- 1、2期患者可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,术前术后放化疗;3、4期患者以解决排尿困难为主。儿童横纹肌肉瘤化疗效果好,平滑肌肉瘤及淋巴肉瘤放疗敏感。儿童可采取联合治疗方案,成人可采取根治性术前行介入化疗及盆腔放疗。
- 成人前列腺肉瘤少见,与前列腺癌差异大,发展快且预后差。本患者病理为梭形细胞肿瘤,放化疗敏感性差,肿瘤巨大且侵犯多处,手术困难。质子治疗因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好,提高照射剂量后肿瘤控制良好且副作用小。目前患者生活基本恢复正常,将定期随访,期望患者长期生存。
- 淄博万杰肿瘤医院中西医肿瘤科主要开展恶性肿瘤精准治疗,应用质子治疗、适形调强放射治疗、光子刀放疗等多种精准放疗设备,配合化疗、靶向、中药膏剂等综合治疗恶性肿瘤。